
本专栏的上一期更新 载入史册的ust、luna崩盘事件及稳定币介绍 ,对这一近期加密货币世界标志性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三种常见稳定币类型做了详细的介绍。本周的更新将尝试在此前硬核内容的基础上,做一些更加通俗易懂的补充。
希望结合这两篇内容,以及更早之前发布的 抛弃美元储备的usdt还安全吗?帮助你对稳定币建立起更完整的认知。
言归正传,就像本专栏上周更新中介绍的那样,LUNA之所以遭遇今天这样万劫不复的局面,完全源自其设计上的硬伤。
与目前大部分提供各种资产抵押的稳定币不同,与LUNA配套的Terra USD,也就是最近常见的UST这种所谓的算法稳定币,其保持稳定的机制并非基于资产抵押,而是依赖LUNA与UST之间相互兑换的算法来实现。
这就好比三家超市,分别发行了可以在自己超市消费的储值卡。
A超市说,我们家不仅货品齐全物美价廉,而且资金实力雄厚,因此绝对不会挪用客户的储值卡资金。客户拥有的每一块钱储值卡余额,都与我们超市银行账户上的存款一一对应;
B超市说,我们家虽然资金不如A超市雄厚,但商品库存充足,我们每发行1块钱的储值卡,需要抵押至少价值2块钱的库存商品。这样即便我们超市倒闭了,持有储值卡的客户还可以通过折价出售库存商品的方式避免损失;
C超市说,我们家一没资金兑付承诺二没库存商品抵押,但如果预存我们的储值卡,承诺提供年化20%的利息回报,并且储值卡余额可以随时以固定的原始股价格转换成我们超市的股份,分享未来成长的无限收益……
A超市和B超市就是市面上常见的美元资产储备/加密资产超额抵押支撑的稳定币,而脑回路最为清奇,一看就不像是要好好做生意的C超市,就是LUNA(相当于超市股份)和UST(相当于储值卡)背后的Terra。
这几种稳定币发行模式,经过这么翻译一下,相信任何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差异:
前两者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应对持有者的集中挤兑,而后者则对此毫无办法。
UST能够维持稳定,靠的是算法锁定的与LUNA之间的固定兑换率;
而LUNA的价值,却又不得不依赖UST的币值以及收益能够维持稳定;
所以LUNA的所谓算法稳定其实是一种循环因果式的稳定悖论,像极了武侠小说里施展左脚踩右脚轻功神技的武林高手,看着很过瘾,却也极不真实。
在市场乐观,资金流入的顺风局,LUNA和UST可以借助算法规定的固定兑换率相互拉动,LUNA获得更高的估值,UST获得更大的发行规模。
但这种正反馈循环在市场走弱的逆风局里,同样会在反方向上起到类似的作用,带崩整个Terra生态。
你发行的储值卡都暴雷了,用户还要你超市的股份有P用?
当LUNA和UST的持有者对Terra失去信心的时候,今天这样的恐慌式抛售自然是不可避免。

比特币当前区块高度:738,255
翻译、排版:恬儿
内容团队:李卫军、寂寞不语、杨卫祥、穆逸扬
本文主理人:穆逸扬
顾问:Sylvia
统筹:志刚
技术支持:运营组